中泰竹笛“吹”進之江實驗室,科技與非遺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?
2024/03/08 19:14 來源:杭州日報 閱讀:1.5萬
把竹笛“吹進”科創(chuàng)一線,,讓科研人員體驗傳統(tǒng)非遺的魅力,。今天是三八婦女節(jié),一場題為“科技推動傳承,,非遺助力共富”余杭非遺進之江實驗室活動如約舉行。本次活動由余杭區(qū)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、中泰街道辦事處共同主辦,。
來自中泰街道紫荊村制笛師、竹笛演奏家丁竹一在之江實驗室現(xiàn)場“開課”,,為之江實驗室女性科研人員帶來了精彩的演奏,,并講述了中泰竹笛傳承與發(fā)展的故事,、展示了非遺竹笛制作技藝。
2021年央視播出的《開學第一課》上,,航天員聶海勝曾在太空展示民族樂器竹笛,,也是來自余杭區(qū)中泰街道。女科研人員與非遺竹笛第一次親密接觸,,都非常興奮,,紛紛要求親身體驗。
大家挑選趁手的竹子后,,配合標尺,、擴孔器、魚線,、笛膜等工具,,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制作。
除了體驗制作竹笛,,活動現(xiàn)場還設有非遺精品展覽游園會,,余杭紙傘、徑山點茶等各類非遺體驗應有盡有,,余杭非遺文化的“饕餮盛宴”在之江實驗室不斷上演,。
“平常我們都是和芯片、機械打交道,,‘苦竹’吹出甜甜的歌,,讓人耳目一新,非遺老師還為我們講解了竹笛的制作工藝,,也讓我親身感受到了非遺手工藝人的匠心精神以及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髓及魅力,。”之江實驗室高性能中心科研人員劉奕利說,。
“之江實驗室是首批浙江省實驗室,,目前已被納入國家實驗室體系。趁著婦女節(jié),,我們把竹笛‘吹進’科創(chuàng)一線,,讓科技人才體驗非遺魅力,這也是我們強化精品內容輸出,,推動非遺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方式之一,。”余杭區(qū)中泰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主任汪湛表示,,“中泰的非遺項目不僅有竹笛,,還有中泰竹偶人、中泰獅子、中泰道茶等,,后續(xù)我們還會繼續(xù)加強與之江實驗室的聯(lián)動協(xié)作,,不斷拓寬非遺傳承保護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