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尋味中華|戲曲)云南滇?。?00年鄉(xiāng)間“年戲”溫潤年輕人
2024/11/13 13:11 來源:中國新聞網 閱讀:1.3萬
中新社昆明11月13日電 題:云南滇?。?00年鄉(xiāng)間“年戲”溫潤年輕人
作者 時文枝
身穿大靠(武將戰(zhàn)服),,頂盔摜甲,,24歲的張珂哼上小曲走起臺步,為前來體驗滇劇妝造的年輕人做示范,。
張珂是牛街莊民間滇戲(滇劇)第五代傳承人,。她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說,隨著滇劇研學活動等興起,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她所在的滇戲博物館,,體驗300年前鄉(xiāng)間“年戲”的快樂。
位于昆明東郊的牛街莊村是遠近聞名的“滇劇窩子”,,看滇劇,、學滇劇是村民的主要消遣方式。張珂回憶說,,“小時候,,家里大年初一到初八都不見人,都在各村唱‘年戲’”,。
牛街莊滇戲博物館由張珂的爺爺張勇于2009年創(chuàng)辦,,是云南首家滇戲博物館。館內除百年戲服,、道具,、曲譜外,還有云南現存為數不多的老郎菩薩雕像,?!肮艜r演員們在演出前都要祭拜老郎菩薩,以求演出平安順利,?!?/span>
現已77歲的張勇聊起滇戲,眉飛色舞,?!暗釕蚝途﹦〔灰粯樱瞧叻帜畎兹殖保瑥堄抡f,,滇戲因飽含云南方言,,富有煙火氣,比如“克哪跌”(去哪里),、“老倌兒”(老頭兒)等。
據史料記載,,西南聯大時期,,蔣夢麟、張伯苓,、梅貽琦等學者成為昆明戲院??汀G迦A大學原國文系主任劉文典甚至評價說:“真正能保持中國之正統者,,唯有滇戲,。”不過,,彼時文人墨客所聽滇戲是清朝時由外鄉(xiāng)人帶來的秦腔,、徽調等融入云南滇曲滇調而成,以昆明官話為本,;現在則融入更多當地民族元素,。
“比如演出服會有葫蘆、山茶花等刺繡,,根據情節(jié)需要會穿上白族,、傣族、彝族服飾,?!睋堄陆榻B,唱滇戲可以是絲弦,、襄陽,、胡琴三大聲腔獨立演出,抑或是“三下鍋”(三大聲腔同時運用于一部劇目),,如今還會加上蘆笙等民族樂器,,好似“云南民謠”。
時光流轉間,,滇劇已有1600余個劇目,,彝族《賽裝姑娘》、傣族《南慕罕公主》,、白族《洱海漁歌》等滇劇層出不窮,。自2011年免費開放至今的牛街莊滇戲博物館,已累計迎來3萬余人參觀,。
開設滇劇新媒體賬號,、建立粉絲社群,、安裝字幕機、專業(yè)老師授課……2020年,,張珂與姑媽張春麗開始為日漸式微的滇劇謀出路,。而今,曾是滇劇老戲迷“秘密據點”的滇戲博物館,,已成為年輕人周末,、寒暑假的打卡地。
英氣劍眉,、手持紅纓槍,,在今年的昆明五百里音樂節(jié)上,滇戲博物館的8位“楊門女將”在馬幫樂隊的搖滾樂中閃亮登場,。臺下上萬名年輕人高舉雙手歡呼回應,。“這場戲是爺爺經歷過的,、年輕觀眾最多的滇戲表演,。”張珂說,。
云南玉溪市滇劇院院長馮詠梅介紹了另一種“混搭”:在臺灣,,宜蘭歌仔戲團“蘭陽戲劇團”與該滇劇院演員們切磋兩岸戲曲表演。而在全國各大戲曲藝術節(jié),,改編自莎翁名劇,、移植于川劇同名劇目的“新滇劇”《馬克白夫人》座無虛席。
因地緣優(yōu)勢,,玉溪市滇劇院多次赴廣西南寧參加中國-東盟(南寧)戲劇周,,其滇劇小戲《面子》曾榮獲戲劇周最高獎“朱槿花獎·優(yōu)秀劇目”?!拔覀冞€牽頭成立了‘西南地方戲曲聯盟’,,以促進云貴川地方戲曲的保護與創(chuàng)新?!瘪T詠梅說,。
“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滇劇團(院)走進泰國?!?7歲的泰籍華僑張亮稱,,他的父親是個滇劇迷,喝茶看戲是每天的標配,?!暗釀〔灰荒贻p人淡忘。”
在演出現場,,張珂曾經遇到有年輕觀眾對父母誤將滇劇介紹成京劇予以糾正,。“每當聽到這種聲音,,感覺我們做的都值了,。”張珂說,。(完)